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武道狂之诗 > 第204章

第204章

    卷十九 仁者 后记


    最初构思这个故事,并且决定把背景设在正德年间的那时候,其实我只是大概有个概念知道会用「宁王之乱」作高潮,也没多思考过到时候要怎么写现在回头看《武道狂之诗》至今的轨迹,战争描写的份量,远远比我当初预料的更多。也许写作具真实歷史背景的武侠小说,这是难以逃避的命运吧?当然不是说我自己不喜欢写战争,相反是觉得非常的有趣(本来我就是战争故事的爱好者),而且庆幸自己在以前写《杀禅》的时候已经有了充分的锻鍊。


    在小说里写歷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战争,其中一个挑战是:当胜负结果已经人所共知(或者滑几下手机就能查到)的情形下,怎样去保持读者的兴趣?在里面加入想像不实的故事元素是其中一个方法(例如这本书里的武者),不过这些我觉得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我认为是角度,是怎样写战争里的「人」即使在有规限的情节框框里,「人」的表达可以是无限的,能够透现的情感和冲突也是无限的。


    这是一本讲述战斗的小说。但里面每一场战斗,我最想表现的是参与者的价值观与情感,简单说就是「为何而战」,不管那是最卑微、最龌龊还是最崇高的理由。没有了这些,不管多华丽的场面,多酷的高手描绘,也不过是空壳而已。


    在歷史现实里,从宁王起事到这场鄱阳湖大决战,其实只经过了一个月零十天,我却花了超过一年来写,王阳明先生实在比我勤快利落多了,真是抱歉(笑)。


    这过程里所描写的情节,我是有尽力去符合歷史文献所记载的事情——有时甚至是倒过来,这些歷史资料给我情节的灵感与那个遥远世界的质感。不过当然里面亦有不少刻意简化、加添或者虚构的地方,有些事情发生的时序,也会为了营造戏剧结构效果而调动。至于战斗情况的夸大幻想就不说了。


    我这样自白,并非为了预先应付批评——事实上我对这样的恶行已经锻鍊到毫无羞愧的地步(笑),因为最后小说写出来好不好看,才是我唯一关心的事情。


    只是想说:我所以写这本描写遥远古代的小说,最终的目的是要借助一些已经逝去的情景,一些已经式微的情怀,向现代(及以后)的读者说话。这个「说话」的意图,我相信才是令一部小说好看的地方。


    歷史的价值所在,其实也有些相似吧?就如有学者曾说:拥有歷史记载的民族,跟没有保存歷史的民族相比,分别在于能够预测未来和避免犯错。


    当然有句老生常谈是:「人类总是无法从歷史学到教训」。不过在重复犯错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重复,跟不知道,也是一个差别。


    而这世上许多的改变,我想往往就是来自一些微小的差别。


    乔靖夫


    二零一七年一月十三日


    预告


    一生称英雄 永不信命数


    鄱阳湖决战大败,宁王叛军面临绝境,


    姚莲舟与商承羽能否扭转败亡的命运?


    皇帝御驾亲征,大军南下,反成为另一场争斗的开端!


    用兵如神的王守仁,却在战争结束之后,方才遭遇最大凶险……


    《武道狂之诗》卷二十


    战后之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