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紫色 > 第一卷_五湖四海(4)

第一卷_五湖四海(4)

    戴琦公司现如今已经鸟枪换炮了,不要说手上拿着的若干暂时不能进入流通的平涛文化的原始股,那已经被许多会计师事务所测算为天价了,就是利用手上的资金,在股市里反复的进出了几次流通股后,也是获利颇丰。为此,希尔顿最近一段时间已经不呆在纽约了,人家先到了法兰克福,与霍夫曼商议,如何从华人那里再寻找几个优秀的企业。然后分别推向伦敦交易所和德交所,这样,就可以使手上控制的游资在欧洲这两个重要的交易所之间摆动,一份钱甚至可以当几份钱使用,这样的戏法可是犹太金融家最善于玩的,而希尔顿和霍夫曼都是。


    菲利普想去找希尔顿,没想到自己扑了一个空,那边的秘书说老板去欧洲出差了,这个信息又让菲利普的脑洞打开了,“难道希尔顿又去找新的爆发点?”


    送走了刘道源,李凡又回到了考古工地上,现在,在附近已经临时修建了好几排特殊的简易房屋,从外表上看,很类似当地的木结构的茅草屋,远远看去,与当地的景色浑然一体,可是在内部,那就是典型的板材结构的简易工棚,可以随时拆除折叠带走的,这也是因为当地特殊要求,所以才在外面做了一些装饰。


    与刚来的时候不同了,现在这个考古生活基地里除了古代学系轮流来的学生,还有历史系、古代文学系等其他学系的同学到这里来“现场教学”,有时,就是在一个小操场上拉开一个滑动式的绿色棚子,然后就在外面讲课,弄的考古队的一些没有修够学分的同学也会跑来听课,这也是古代学系的一个特殊情况。


    “最近啊,有些人在询问,我们古代的匈奴人去了哪里?有些人类学家经过对现代人的dna做比较,认为,我们华夏人的血统里都包含了匈奴人的血缘,而沉淀血缘最多的就是蒙古人,这一点呢,大家就无须去叫真了,知道就可以了。”


    这天,在外面的操场上,历史学系的一个青年讲师在讲课,他刚才说的这一段,其实就是他负责的那门课程里的一段,实际上,在讲述华夏远古历史的课程上,并不是完全和有科学论证的,或者说,主要是依据出土文物和出土的各种化石来对遥远的历史做的推测,而这一点,即便是在国际上,各种认识也是模糊的。


    “今天这课听的稀里糊涂的,我是第一次听到老师说‘无须去叫真’的话,我们这可是高等学府,是做学问的,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呗!还装!”甲学生说道。


    “我看哪,咱们回去问问李教授,看李教授如何说,匈奴、契丹、女直这些北方游牧部族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是学生,又学的是古代学系,不是普通老百姓,模糊点也混的过去,咱们还是得去问个明白。”学生乙也说道。


    于是,一群大二的学生凑趣的找到了李凡,而李凡此时正在简易棚食堂,准备着吃晚饭呢,由于他年纪也不大,而且是诸多学子教师里少有不戴眼镜的。


    据说,黄种人只要进入青春期,如果不注意,非常容易发生近视眼,尤其是在高等学府里,这种几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而在香港,这个比率还要高,当你坐地铁的时候,你很难看到不戴眼镜的人,不戴眼镜的人是稀罕物。


    为了调剂考古工地的伙食,在这个工地食堂里,也是有大锅饭和小炒的区别的,大锅饭就是份饭,凭着饭票,拿着大个的不锈钢食盘,自己到自助餐台那边去打,吃多少打多少,谁要是刻意的浪费,对不起,一定会收到罚单,在这个食堂里,那可是有着无死角的视频监控的,废话,堂堂的高等学府,玩这点技术还勾小儿科?要是有客人来了咋办?在这个食堂里,也提供小炒的服务,只要你掏钱就是了,当然,不想吃大锅饭的也可以在这里点几个菜慢慢的喝点啤酒。


    李凡是比较讲究吃的,对于那种大锅饭无所谓,可对那些大锅菜就受不了啦,他自己不差钱,大家也都知道,他家里的夫人一幅画都能卖上几个钱,何况还有“豪富”的岳家呢?所以,在这里,李凡懒得去装那种清廉,都啥年代了?自己就一个教书匠,犯得着吗?所以,李凡只要是去食堂吃饭,那就是“小炒”,而且还有张桌子是专门留给他的,不管怎么说,李凡的级别和官位都够享受这待遇。


    “李教授,我们想向您求教今天听课的内容,我们觉得那讲师说的不够严谨,就是不知道您啥时候有时间。”学生乙走到李凡的身边,先恭敬的鞠了一躬,然后才说道,“他说匈奴的血缘遗存,说我们身上都有,蒙古人最多,还叫我们别叫真,大概知道就可以了,对这个我们不认同,虽然是选修课吧,可也不能糊弄。”


    下午那会的讲课,李凡在自己的办公间兼卧室里当然都听见了,就那么几个人,还使用了无线麦克风和扩音器,李凡就差让所有人都戴耳机了,可是,跨着系呢,加上第一次出去考古,历史系出了洋相,这许多事情很敏感。


    “呵呵,那个说法也不能算错,实际上呢,如何看待人类在远古时期的发展,主要还是要用辩证的方法,即便是没有佐证,也是可以推导出合理的论点的。既然你们那么认真,那好,大家把几张桌子拼一拼,我就利用这吃饭的功夫给你们大致的说一说,不算是讲课,大家就是聊天好了。想要陪着我喝的举手,咱们这里不许喝白酒,可是喝点啤酒还是可以的,我再给你们点几个菜……”


    新年刚过,按理说,这里的气温也不高,可是,这里是电用不完的地方,别看是自然保护区,可在这个章南市里本身就有一个发电量很大的水电站,而在各个乡村里,几乎所有的山涧流水上都有小型水电站,这还是几十年前修的,整个外部轮廓都几乎融入当地的风景中了,说那些水电站是藏匿在风景中也不为过。就拿这考古工地来说吧,为了方便这里用电,县电业局还给这里走了一条专线,所有啊,这食堂里可是开着大功率的取暖器的,而到了饭点,人来人往一多,这温度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何况这岭南地区,在太阳高照的晴日里,冬天也不冷呢。


    这批跟着来的低年级学生有十来个,听李凡如此一说,立马都围了过来,小方桌变成了大方桌,那边的大师傅更是笑的一塌糊涂,小炒他是有提成的。


    “我们从远古生活在东亚这快地方的古人说起,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我们知道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是经历过几次的变革的,其中一个就是出现了农耕民族,对不对?而华夏民族就是农耕民族里最典型的一个,这个课程你们应该都学过吧?我记得这是初一就学的。”李凡笑嘻嘻的端起了啤酒杯喝了一口。


    “李教授,您这是不是倒回去太远了,初一的确开始上历史课,可那就一带而过啊。”学生甲嬉皮笑脸的说道,“我坦白,那个时候就是死记硬背,都忘了。”


    “其实,那就是一个基本的一些常识,可我问问你们,农耕民族在没有改变之前,他们是什么民族?为了生存,他们是不是也是实行最原始的狩猎和游牧?也许你们不知道,在六畜里,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畜并不是大家以为的牛羊马猪这些,而是狗。想想看,为什么狗能成为人类第一个驯化的家畜?这里面有哲理。”


    “我明白了,因为在那个时代,人类几乎都是靠捕猎生存的,尤其是发现了火的使用后,对肉食的需求就大大增加了,而在狩猎的时候发现狼的幼崽,被带回圈养,这个我是知道的,狗和狼其实就是一回事。于是,小狼崽就边成了家狗了。而狼的天性又反过来帮助人类去捕猎……”学生甲在那里很显摆的说道。


    “不一定都是狼,还有狐狸等犬科动物,也是家犬的祖先。”学生乙也说。


    “你们只回答了一个现象,却是没有去想想,饲养家犬的成功告诉了人们什么?告诉了人们可以把一些野生动物演变成在家里饲养的,能够在家里饲养还用得着出去捕猎吗?这是对自然认识的一次飞跃。实际上,人类第一次生产变革是从狩猎演变到畜牧,而最早的畜牧就是游牧部落产生的基础,没这个基础,不可能有后来的游牧部落,那么游牧部落为什么都在北方呢?”李凡见上了菜,就边说边招呼大家各自拿筷子开吃,“来,聊天不耽搁大家吃东西,还能多吃呢。”


    “可是……农耕民族是如何产生的呢?难道说就是突然出现的?”学生里的一个女孩子怯生生的问道,“而且,农耕民族好像都是在南方发展。”


    “这还不简单,在南方没有那么广阔的草场啊,没有办法大规模的进行牧业,而且,在南方有许多植物很茂盛,完全可以满足生存的需要啊!”学生甲说道。


    “呵呵,你回答的基本对,可是,你少了一个认识,这个认识就是我们的祖先可不是像你说的那么简单,而是对自然进行了勇敢的探索,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说意思是什么?就是一种对自然的探险,在古老的年代里,人类虽然是杂食性动物,可主要是依靠捕猎而获得食物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任何植物都不可能时时都有,都是有季节和收获的时间的,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可以保存,最原始的条件下,很难保存,想要活命怎么办?只能去捕猎……直到神农尝百草后,先人们才发现了植物里的粮食,这也是一次飞跃,而最早进入农耕民族饭碗里的粮食可不是现在的小麦和大米,而是‘稷’。”说到这里,李凡还用筷子蘸着啤酒在桌子上写出了这个“稷”字。“这个稷到底是什么作物?直到今天在学术界也没有一个定论,但从我们古人把这个东西命名为谷神的地位上看,它是最早被农耕部落发现的谷物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这个稷也是东西南北各地有区别,描述不一也是正常的。到现如今,这个字表达的意思已经与谷物关系不大,反而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比如,古人常常用社稷来代指国家和朝廷。”m.23sk.


    李凡的这种近乎于聊天的解说,还真是让学生们感到舒服,不过他讲的还是一般的远古历史知识,算不上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李凡强调是聊天的原因,一个大学教授,给学生们白话中学高中的历史知识,太跌份了。


    “李教授,你跟我们聊了这么多,还是没说我们今天下午上课碰到的问题啊?我们可是想听听您是如何解释那个问题,历史系的教授连dna的理由都说了,还说,我们华夏民族是多民族血缘大融合的结果,这好复杂啊!”学生乙说道。


    “这个……在这个方面,我没有认真研究过,同时呢,我也不想去研究,毫无意义,而且,现在一些人得出的那种结论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是错,实际上,他们使用的方式是西方的方式,而作为东方人,我不那么想。”李凡放下空酒杯,一个学生特有眼力见的连忙又给满上,李凡笑着对那学生点头致谢,接着说道。


    “说他们是对,反应到现代医学鉴定等等上,这种遗传还真是符合他们说的。说他们不对,那就是他们忽略了在远古时期,生活在东方的黄种人本身就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一部分部落演变成农耕,另一部分随着北方大草原的发现,逐步向北,最后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分支,他们在血缘上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而不是他们说的在有了文字记录后的种族杂居形成的,那种杂居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同类的回归,会有些许的差异,可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哇!原来可以这样解释!这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一种推论哦!”


    低年级的学生们议论起来,可他们却是无法推翻李教授的这个推论,甚至还很信服,稍微动脑子一想,在远古的时候,可不就是这样吗?在最适合古人类居住的地方一点点的向四周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各种变化,有的发展成为农耕部落,有的发展成为游牧部落,而各个部落的文化也是在长期的生存中逐步的发展起来,游牧方式是第一生产力变革,而农耕则是更高一层的生产力变革,伴随这种先进的变革,在文化上的差异自然就会显现,这才是历史的辩证啊。


    在远古时期,先进的生产力必然强于落后的生产力,农耕文明的诞生使这些部落可以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获,带来的就是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文明的发展,当增长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向适合的地区发展。所以,从根上说,生存在远古的黄种人压根就是一个人种,谈什么是后世的混合?荒诞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