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20章 意外的发现

第220章 意外的发现

    明初还是只能制红糖(黑糖),还有脱色的有点白的糖,类似后世的冰糖,而晶莹如雪的棉白糖似的,还得到明朝中期,福建人偶而发现的黄泥水淋糖法,也正因为这个发明,使当时的白糖成为与丝贯,瓷器并列的三大出口商品。


    “还有白糖?”盛庸也奇怪的问。


    “多试试,找人想想办法,可以把红糖变成白糖,像雪一样,可以卖高价。”朱高煦拍拍脑袋,可惜老子也想不起来。


    王栎道:“殿下放心,我会想办法的。”表情极为认真。


    朱高煦又道:“通知所有人,无论是谁,只要想到办法,把红糖转白,或者其他方面,包括种田,种甘蔗,能让技术飞进,增加产量的各种方法,都有重赏。”


    “千两白银或同价的物品起步,良田珠宝,要啥有啥。”


    朱高煦这一说,连盛庸也动容,毕竟明朝时的工匠和农夫们谁会看的起,哪有这么重奖的。


    几人在外面转了几圈,中午在其中一个屯堡里随意吃了一点,又到附近转了转,在下午时,便回到宝月关南岸。


    这边有个市场,主要是当地的土人,把各种山里的珍物,和特产,拿出来卖换,和当地的明人交易。


    因为在朱高煦来之前,这边明人就三四百人,其中广南府有少数官员,绝大部份明军都在宝月关驻守,也就是明军在这边是最多的,所以土人们把市场弄在这里。


    朱高煦数万人马到了后,除了在山上和各路口的,大部份营房和驻地也是以西洋江为主,土人见状,把市场弄的更大,每天都有上百个摊位在这里。


    朱高煦他们下午到这里,也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人最多。


    月宝关原驻军已经全部被调走,换成了汉王三护卫的亲信。


    当地四十个屯堡,每屯一百人每天都要训练,通常下午四点左右就休息。


    这时,大量的人就会到现场来看看,有什么好玩好吃的东西可以更换。


    土人们不收宝钞,但大明的铜钱和银子都收,更喜欢大明的盐,糖、布等物。


    屯户没啥钱,但月宝关的驻军每月有军饷,是土人们眼中的富人。


    朱高煦不但发钱,还发盐和糖,把三护卫好好的的拱着,这可是他的底子和最大的靠山。


    好在朝廷分担了绝大部份军饷,朱高煦只是在朝廷支饷的前提上,又多派一点,所以一年总支出大概在十万两白银左右。


    要不是前期靖难他赚了钱,这会可真干不起这么多的事情,养不了这么多兵马。


    朱棣靖难时,完全靠燕王府多年积累,加上打仗破城时的抢掠,这才支撑起靖难军的饷银和用度。


    朱高煦这才开府几年,能存多少银子,所以必须得自己做生意。


    此时的市场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吆喝声,但大部份土人的话,明军都听不懂。


    好在现场到处都有翻译,也有土人汉话说的比较溜,毕竟从大理王朝到宋和元,一直有汉人在这边。


    朱高煦听了会,感觉像粤语,考虑到广南府和广西极近,距离昆明极远,这边处于两省交界处,他们的话像粤语也算正常。


    云南这边现在傣族多点,而侬氏其实就是壮族,声音是偏粤语一点,只是比粤语更加难听懂。


    如果他们一字一字慢慢说,朱高煦估计还能听懂部分。


    但是只要说快点,朱高煦完全听不懂。


    朱高煦带着盛庸、洪铮、孙城、王栎,还有宦官钟显,就这么几个人走在市场上,不远处的身后跟着一队亲兵。


    听着四周吵闹的声音,看着土人和明人在讨价还价,甚至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盛庸他们更是听的一脸蒙,完全不知道四周的人在说什么。


    他们几个衣服穿的不错,像是大官,所以土人们看到他们都会挥手,示意他们来看看货物。


    很多人都会说:“便宜,便宜,看看,看看。”


    这几个汉字他们都会说,但大多次翻来翻去就是这几个字。


    朱高煦很有兴趣的看着摊位上的东西,发现大部份都是药材,应该是土人们自己种的,或者从山里挖出来的。


    也有一些菌类,兽皮,还有当地人特有的织品,用各种布料混合织成,看起来花花绿绿,奇奇怪怪。


    还有野山茶和花茶,朱高煦还专门问了问,那家伙正好汉话很溜,一顿猛说,说采自绝壁山崖,真宗野山茶。


    朱高煦心想,不是说山人都纯朴吗?这牛皮吹的比朱棣还厉害?


    看朱高煦没兴趣的样子,这人又看看朱高煦几人,像是军中大将。


    他眼珠转了转,从摊子里拿起一株草药似的:“将军,这个可以,你们可以用,山中行军,能避瘴气,我们上山打猎,都用呢。”


    王栎拿在手上看了看,小声道:“像是中药。”又闻了闻,摇头:“不像中药,有股烟味。”


    朱高煦心中一动,拿过来鼻子下闻了闻,立马有种熟悉的感觉。


    他不动声色的问:“这叫啥?种的还是野生的?”


    “野生的,咱们叫避瘴草。”


    “。。”朱高煦。


    他想了想,问:“还有啥作用?”


    “可以吸,让人精神振奋。”


    土人说罢,从腰后摸出一个大管子,朱高煦一看就乐了,这不就是大烟枪吗?


    原本到明朝中后期,烟草才从吕宋传到大明,没想到朱高煦现在就在这山里看到。


    “你吸给我看看。”朱高煦笑道。


    这人拿了一点在手上,先用刀切碎,然后直接放到那烟枪里面,然后拿出火石,几下点燃。


    顿时,现场一阵白烟徐徐升起,好久都没抽过烟的朱高煦微闭双眼,深深吸了下。


    特娘的,就是这个味。


    居然真是很像后世的烟草。


    但这味道肯定没有后世的好,咳咳咳,对面那土人才吸了几口就咳了起来,四周诸将都笑了。


    “这啥破玩意。”盛庸笑骂。


    “好东西。”朱高煦则笑道,这真是意外的发现。


    “。。”盛庸。


    “这玩意能种植起来吗?”朱高煦直接问那土人。


    土人愣了下,摇头:“没试过,山上只有野生的,也不是很多,价格-——”


    还想说价格比较高。


    “我不要你这里的,伱要能帮我种出来,我每年给你一百两银子,一百斤盐,五十斤糖,全家都可以跟着我,再给你十亩良田,要是不想种田,全家的口粮,我出了。”


    朱高煦话说出来,盛庸他们也惊呆了,这啥玩意啊,要这么多钱?


    比普通一个千户的待遇都好。


    刷,土人瞬息满脸通红,瞪着眼睛:“将军此言当真。”


    “我们汉王府的人,从来不骗人。”朱高煦不动声色的道。


    洪铮他们来到广南府后,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汉王府的人,从来不骗人。”


    日夜都在说,洗脑似的在云南传开来,从而打下朱高煦在云南的良好形象。


    土人也知道广南这边很多土人都嫁给明人,似乎口碑都不错。


    “我叫侬必玛,将军给我点时间。”


    “行。”朱高煦转身,钟显马上递上来一锭十两银子。


    叭,朱高煦重重放在他摊子上:“这是定金,事成之后,另有重赏。”


    “我去哪找将军?”侬必玛赶紧问。


    “你去宝月关,报你自己名字即可。”


    朱高煦又在广南府呆了几天,那侬必玛又数次找到宝月关,要地要人。


    他想在旱地上种,因为只有旱地适合大面积种植,朱高煦一一答应,还给了他一大块地做试验。


    数天后,平安和广东的物货,从南盘江北岸,源源不断的进入云南,来到广南府。


    三人首次相会。


    平安这人向来桀骜不驯,以前李景隆领军也好,盛庸指挥也好,都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这次看到朱高煦,赫然拜倒,叩见汉王殿下,态度无比恭敬。


    除了他全家以后要靠汉王保护外,他一路跟着严琛,所见所闻,已经明显感觉到朱高煦在过去几年的暗中经营,实在是让人惊叹。


    盛庸大为意外,因为在他的印象里,除了太祖外,平安从来没有尊重过其他人,即便当年跟着朱棣在北方行军,也没有这么般谦逊过。


    朱高煦看到平安到来非常高兴,当晚宴请了他们全家,第二天先带他看了看广南府的情况,然后问道,高将军看看,我这里,还需要干点啥?


    盛庸到后,朱高煦平时在大众面前叫他陈将军,平安来后,改称平安为高将军。


    燕王三护卫中的低级兵士和将领们大部份不认识他们,而盛庸和平安不到其他地方,常常跟着朱高煦,如需要外出,必换衣打扮,带斗笠扮农民,所以除了朱高煦几个心腹诸将,无人知道他们到了这里。


    像王栎,沈济他们也不认识平安和盛庸,都只知道陈将军,高将军。


    平安闻言,想了想,缓缓道:“汉王这里看起来挺好,但还缺点东西。”


    盛庸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这平安说话就是老直接,不讨人喜欢,换成盛庸,肯定不会这么说。


    但汉王就喜欢这种直接人,盛庸和朱高煦呆了一段时间,发现朱高煦挺有人格魅力的,比朱棣强了不知多少,汉王很愿意听众部下的建议,如果自己说错了,还愿意诚认错误,立马更改。


    这是很多大人物都不具备的品性,有些人宁愿将错就错,也不能有损自己的威信。


    “你说,还缺什么?”果然,朱高煦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挺兴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