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守村人 > 第六百六十八章 盐工面圣面色黑

第六百六十八章 盐工面圣面色黑

    一番手忙脚乱,太医把胡惟庸给救醒了,他直接就跪在那里:“陛下,臣请乞骸骨!”


    朱元璋都愣了,怎么个操作?


    他确实想把胡惟庸给弄下去,不过人家胡惟庸的势力不小啊!


    那是李善长的关系,同时胡惟庸没少与其他人交换政治利益,想收拾他很难的。


    现在船队出行,军队都是之前那些最可靠的。


    所有的大臣,包括徐达等人才发现,上船的是太子府的护卫。


    也就是说在这个现在的队伍里,徐达说话都不好使,汤和、蓝玉、冯胜等等,都不是他们的人。


    关键下丘村的人也都在船上,他们拿着特殊的武器。


    越想越害怕,陛下临时说要去看看大海,然后咋弄的?


    这个下丘村的守村人咋这么坑呢?你给东西你还数一二三?


    第一个给胡惟庸,第二个给陛下,是说胡惟庸比陛下地位更高?


    憨憨是个傻子啊!傻子都如此认为,其他人呢?


    所以跪在甲板上的胡惟庸害怕,自己就是之前鄙夷一下憨憨,憨憨记仇?


    “惟庸怎有此一说?来人啊!把左丞扶下去休息,摔懵了,胡言乱语的。”


    朱元璋不想现在把胡惟庸收拾下去,还得用来平衡前朝的官员和武将们呢!


    何况胡惟庸要乞骸骨,人不在朝堂,跟官员的联系却不断。


    他乞骸骨回家,再找借口处理他,其他人就慌了,让出来位置还不行?谁还敢当官,跑吧!


    “父皇,现在申时末。”看完热闹的朱棡说出时间。


    “随便做些吃的,主要给宫里的人与将士,咱们等等再吃,到海里吃海鲜,宜长可行否?”


    朱元璋想起来刚才的话题,吃什么。


    “听陛下吩咐。”里长无可无不可,晚上显然要点灯吃海鲜。


    “那个阴天的晚上真的没办法确定位置?”朱元璋又想起个事情。


    他挺高兴的,下丘村与胡惟庸关系不好,才能稳定。


    下丘村的人与其他的人接触都少,要不是去了和林,正好遇到徐达他们,下丘村都不会跟他们交流。


    “陛下,有航海钟和航海历,后面的小船上带了,之前制作八音盒与青蛙,还有玩具小火车,使用了发条。


    这个发条是做钟表用的关键部件,下丘村在调整航海钟的精度,回去送宫里几个大表,华表的表,看时辰的。”


    里长没说送钟,不吉利,改成送大表。


    憨憨之前做发条,不是为了弄小青蛙,准备着有一天拿来做钟表。


    航海历是憨憨所写,按照大明南京的时间和星辰位置来分化格子,有赤道纬度和角度等,反正很难学。


    朱元璋咧嘴笑:“好啊!都给咱准备好了,这茫茫大海,看哪都感觉都是一个样,把东西都给咱拿来,咱学学。”


    其他大臣跟着高兴,有了大船和好的航海工具,外面的钱财将源源不断送回大明。


    两艘船开始做饭,小蒸汽机船跟着,准备等到了浅海的地方捕捞海螺、螃蟹等海鲜。


    天慢慢地黑了,圆圆的月亮升起,今天九月十五。


    又是一个半时辰过去,船只终于进到海中,灯光照在海面上忽明忽暗,海中的月亮也是碎碎的。


    小船上的人借着船上的光下去摸海鲜,也有人拿着铁丝网在淤泥里拖来拖去。


    朱闻天把大锅架好,先烧水,放白酒和调料,一会儿海鲜上来直接白灼,这个速度最快,大家都快饿晕了。


    不长时间,包括螃蟹在内的各种贝类被送上来一批,也来不及让它们吐沙子,洗洗直接扔锅里,片刻捞起来,大家把内脏等地方摘下去,蘸调料吃。


    “哎呀!吃一个大海螺就不那么饿了,胡卿身体好一些了?”


    朱元璋吃一个海螺,问被他召过来的胡惟庸。


    “谢陛下,臣好多了。”胡惟庸手上也拿个大海螺。


    “那个夜晚阴天啊!有这么个办法……”朱元璋好心地给胡惟庸讲解如何计算海里的位置。


    “原来如此,真乃我大明之幸。”胡惟庸此刻一点脾气都没有。


    他暗暗决定,以后不跟下丘村的人说话,下丘村的人给东西不接。


    “是啊!往后木头船在近海打渔、帮忙运输东西。


    等咱大明的蒸汽机铁船多起来后,木头船就让沿海的百姓用。


    先把倭寇打掉,百姓才好出海打渔,不允许他们到外面交换东西。”


    朱元璋从船上向下看,有百姓在跟着大船捕鱼,百姓打着火把准备上船。


    “排几艘小船,把那些百姓接到大船上,咱跟他们一起吃。”


    朱元璋看到那些百姓,想了解下情况。


    这里是吕四场的所在,大船没太深入海里。


    本地一直是煮盐的盐场,现在变成了晒盐的,百姓赚到的钱变多。


    之前煮盐需要的人手多,现在一晒,多出来的人手轮换着去捕鱼,然后再用盐给腌好晒。


    如此又多一份收入,百姓也不觉得苦了,更不惦记走私。


    百姓们在看大船,在月光下,蒸汽机船跟正常的船不一样,有轮子和烟囱。


    而且一大一小两艘船上面的灯很亮,百姓们纳闷,什么灯能照那么远?


    这两艘船也是过来参加捕鱼的?那个大的一次能装不少鱼吧?


    如是想着,蒸汽机小船到了海边,招呼他们上船,不要拿东西了,陛下在船上。


    百姓们就这么又惊又喜地上了小船,被带到大船上,今天要参加打渔的又五百百姓。


    他们没时间考虑见陛下还能不能继续捕鱼,有人的脑袋里一片空白。


    直到上船见到一群大臣和穿常服的陛下、太子等人,才跟着其他人跪下磕头,连让起身都没听到,继续在那里磕头。


    旁边的人过来扶,他们起来的人也跟着喊,五百人才陆续站好,并好奇地四下打量。


    首先就是灯,船上用电灯,比其他的灯亮无数倍,然后是甲板,甲板不是木头的,跺一跺,感觉像铁的。


    宫女和太监过来带他们去洗手,其他人帮着摆桌子,一部分人需要到下面的船舱,上面的甲板装不下。


    “咱看着他们的面色,除了黑一些,其他的还不错,常年在海边,以前不但有太阳晒,海风吹,还有煮盐的火熏烤。都不易呀!”


    朱元璋等吕四场的盐工洗手的时候,与其他人感慨。


    下一章估计很晚,甚至没有,农家吃完饭全吐了,浑身起红点,一恼一大片,先吃药,然后躺着。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