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守村人 > 第四百二十一章 此非今事乃一般(第三更)

第四百二十一章 此非今事乃一般(第三更)

    旁边的大臣看一眼右丞胡惟庸,并不出声,他们倒是对这个送菜的小船很感兴趣。


    一个个长的和粗的老竹子剖开,把中间的节打掉,就成了水渠。


    水渠中有水,连接的地方也不漏,水上漂着船,船里有食物。


    看水的流动,最后又会回到出来的那个地方,从另一边。


    水应该是有人专门推,因为高低不是很明显,顺便这个渠也会进到女眷那里。


    即,自己出去找食物可以,看着菜单叫人送也行,等着船上的到来亦没问题。


    如此吃饭,给人一种自在的感觉,加上歌舞表演,随意走动。


    朱元璋看一看,同样承认花了心思:“宜长,是咱好大孙的贺礼?”


    “陛下莫急,眼下天热,而且诸位饿着肚子,等吃几口菜,咱们再去看贺礼,贺礼搬不过来。”


    里长摇下头,表明就是为了吃饭更轻松、方便。


    “重八,这法子拿去开个酒楼可了不得,想是有不少人愿意去。


    曲水流觞总得有个上下游,地方不好寻,得找小溪,水流大了会把酒觞打翻。


    有了这种船,随时找个开阔的地方架起来便成。”


    马皇后今天不去女眷那边,跟在朱元璋身旁。


    她主要为了陪太子妃,太子妃是今天的第二个主角,皇太孙她生的,她露面。


    睡觉的宝宝被下丘村的妇人照看,她在这里刷存在感。


    “是呢!咱当时缺钱打仗,若能想到这些个主意,钱不就有了嘛!


    天德在外打仗辛苦,他堂弟也捐了钱,把这法子给他,福华楼正好买下了一大片地方。


    往后咱想吃,出个西华门便到地方,周围全是咱的店铺,安心。”


    朱元璋想起了徐掌柜,这种取巧的东西就适合福华楼。


    常遇春常府对面的望春楼则不行,那里不需要太多的客人。


    以后自己想到外面吃,偷摸出去,让下丘村的人把福华楼的厨师和伙计替换掉就行了。


    然后向西的那一排店铺,全是自己的,随便安排护卫。


    “我在坤宁宫做一个,又不麻烦,不能总想着往外跑。”马皇后把朱元璋飘出去的心拉回来。


    “陛下,与皇子、公主的合伙买卖,赚了不少钱,不过有的做成罐头了,是村子补钱,还是等着卖完罐头结算?”


    里长见陛下尴尬,连忙圆场,说起他和憨憨已经安排好的事情。


    “自然是卖罐头,像醉蟹一样,不然你罐头卖得贵了,谁能高兴?”


    朱元璋顺着话说,把刚才总要出宫的事情揭过。


    “既然如此,还能有半个月可以抓金蝉,就是知了猴,再之后只能粘翅膀长好的蝉了。”


    里长继续帮着转移话题,他发现陛下有时也不容易。


    “上次你们给出来的报纸样品不错。”朱元璋见自己的妹子还要说话,赶紧再换个话题。


    “陛下,那个其实不着急了,之前想着让地方上的读书人帮忙,后来有了新打算。


    现在的问题就是百姓不识字,其实百姓也愿意识字,识字的人娶媳妇儿都比别人强。


    属于全大明的重要事情,我们……嗯!村子里的意思是……”


    里长把憨憨说的那些话说给朱元璋听,军队回来,先让军队扫盲,再把军队派出去。


    那么军队自然会不停地宣传当今陛下的圣德,在教学的时候让百姓拥护陛下,顺便拥护太子。


    朱元璋的眼睛眯起来,马皇后同样不想提出宫不对的事情了。


    二人心有灵犀地互望一眼,同时点头。


    “好啊!对,先教军士,让军士去教百姓,如此……”朱元璋说着突然停住。


    “是不错,谁教不是教呢!”马皇后同样带着笑容。


    夫妻两个知道大明官员少,本来指望科举能够选拔一批民间的官员,摆脱原来元朝官员家族子弟。


    结果科举考试太叫人失望了,一个个的就知道背四书五经,至于公文,那也是有格式的,很好答。


    最难的则是时务策,学子啥都不懂啊!愁人。


    好不容易下丘村帮忙留下一批培养,若是把报纸发出去,让原来的那些家族的人来给百姓念,又担心他们曲解其中的意思。


    一个朝代的初立,需要压制曾经的那些读书人,因为他们知道得太多了。


    许多人不是真心拥护,他看能看透朝代更迭的本质。


    同时又因为缺少治理地方的官员,不得不用他们,否则百姓不识字,政令都下不去村。


    若有一种办法不给那些人机会,还能让百姓能识字,自然要选择这个了。


    “宜长啊!这莫非便是给咱好大孙的满月礼?好!太好了!”朱元璋如是理解。


    一个好的能够从大局方面提升大明实力,又能压制另一些应该被压制之人的策略,确实比其他礼物贵重。


    里长摇摇头:“陛下,不是的,皇太孙雄英是小宝宝,咱给的礼物要能帮助宝宝的。


    扫盲属于正常下丘村应该交上来的东西,等军队一回来,呃……”


    里长说着停下,伸手入怀,掏出来几张纸,仔细看看,点头:“是这个,这个陛下拿着,可以加快扫盲的速度。


    先学注音,然后再用注音引导大家认字,很快就能学会,主要是大的人理解能力更强。”


    说着他把纸递过去,这里面有速成识字法。


    在朱闻天的时代,这个方法采用的是民国时候弄出来的注音方法,把切音给取代了。


    不过他给出来的是拉丁字母的那种,字典上会用。


    字典上也有切音等方式,包括偏旁部首等等。


    两种注音的目的是一样的,用最便捷、最快的方式让百姓识字。


    选择一个语种来当普通话,用哪个都无所谓,因为一直在变。


    曾经尔雅的雅音就是指当时的普通话,等到了大明,就不一样了。


    同时大明,不,之前就有一些简体字,方便记和写,笔画少。


    只不过在某些方面,简体字出现了特殊情况,不能更好地表达原字的意思和规则错误。


    朱闻天没去推简体字,繁体字一样写啊!一般学书法的都得会。


    还得学隶书、草书、行书等字体。


    朱元璋不知道这几张纸的背后有多少选择和决定,他拿着纸,又犯了跟上次一样的毛病,盯着里长的胸怀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