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守村人 > 第六十一章 无须解释有脑补(第二更)

第六十一章 无须解释有脑补(第二更)

    “知县,县中不忙了?”


    里长送走周宗的队伍,发现李知县等人没有回去的意思。


    李知县叹口气:“哪能不忙,一会儿县里的人就来,把要看的公文等送过来,我在这里办公。”


    昨天他们来的时候就带了公文,晚上处理好。


    等县中人到,把处理好的带回去,没处理的今天处理。


    下丘村来回换种和收割时期,他们必须盯着。


    水稻比平常增加一成半,在旱灾的情况下。


    比其他村子的高出来近三成,别的村子遭灾了。


    即便说别人没遭灾,多一成半,意味着什么?


    别人的粮食能吃三百天,下丘村的吃三百四十五天。


    别人有青黄不接的时候,下丘村没有。


    关键收完水稻后的地里还长着黄麻呢!


    黄麻籽能榨油,黄麻能卖钱,一年到头剩余很多。


    得看着、得记录,回头上报朝廷。


    涉及到民生,可不是开玩笑的,多一口饭就活下来,少一口会饿死。


    又要记录,又要管县里的事情,干脆在下丘村办公,辛苦下传递信息的人。


    县里眼下不忙,马上开始大面积收割水稻,二十二个村子的人手还在这边播种呢。


    李知县发现了,越穷越乱,谁家的狗把谁家的鸡咬死了,闹啊!


    现在狗把鸡咬死了,养狗的给点钱,养鸡的做好了鸡肉还能送给养狗的一些。


    百姓对将来有了期盼,不愿意为一点小事情耽误时间。


    帮下丘村种完麦子,回头自己收水稻,再跟下丘村借牲口,种油菜和苎麻。


    都忙着呢!哪有闲心为损失几文钱的事情耽误一天的时间?


    案件少了,自己就轻松了,秋收的事情,没看各村的里长在下丘村嘛!


    “晚上我多给你们挑几个大灯笼,在外面照着,这样屋子里的影子外面就看不到。”


    里长给出十分贴心的安排,又亮又有保护作用。


    他不在乎官员衙役在村子里多吃几口饭,别的村求都求不到。


    比如开条子,别的村子想开出来,各种证明要齐全。


    下丘村不用,说要什么,县里就给开什么。


    县里开不了的,知县写条子给知府,知府那边立即开。


    县里的衙役有时要进村问,看有逃民过来没?


    下丘村没人问啊!衙役帮忙干活呢!


    ……


    “爹,下丘村送来吃的了。”朱标跑来。


    朱元璋刚处理完公务回家吃饭,心情不好,大明缺钱。


    听到儿子的声音,他露出笑容:“标儿莫急,今日快啊!”


    “送饭菜,本就是顺流,还调帆、人划桨,追着吃饭的时间到。”


    朱标呼呼喘息两口,他怕父皇和母后做好饭了,跑过来的。


    好多人看到太子不顾形象礼仪奔跑,却无人想着弹劾。


    人家太子是去见父母,孩子跑说明亲爹娘,稚子情深。


    关键不是这个,是当今陛下的心思,弹劾容易把自己给弄没了。


    “没吃呢,我这刚切了个黄瓜,想炒个鸡蛋,你别坐着,站起来慢慢走。”


    马皇后从厨房出来,看到老大那喘的样子,阻止宫女送水。


    “呼!没事儿,跑得急了,村子里送的菜可香了,用文火煲着呢!


    主食给准备四种,米饭、面条、米线,还有一种叫糖黄面的饼子。


    信中推荐说吃糖黄面饼,说做的工艺比其他的多,好吃,能当零嘴儿。”


    朱标介绍,他咽口水,之前闻到味道了。


    “快拿过来。”朱元璋现在对下丘村的饭菜有种特殊的期待。


    十个大坛子送上来,朱元璋过去掀开一个看看,咽口水。


    “留下两坛,其他的给你的弟弟妹妹们分分。”


    朱元璋选择跟家人分享,坛子大,看出来了,三个人也吃不完一坛子。


    那就分一分,子女多都照顾上。


    马皇后出声:“我等盛出一些,剩下的给宫中的人尝尝。”


    她是皇后,得照顾后宫。


    片刻后,三人一手抓着糖黄面的饼子,一手用匙子喝吃佛跳墙,桌子上还有撕开的熏鸡。


    “鲜、香,这是咱给人家送去的海货?咱有那么多,咋就做不出来这个味道?”


    朱元璋此刻就跟个寻常人家的男人差不多,说话实在,非常坦然。


    不过谁要是真把他当成‘老农’来看待,瞧不起,谁就缺心眼到家了。


    佛跳墙的工序一大堆,每种材料单独处理制作,最后才放在一起煲。


    “要方子,重八,要方子,他们对吃的方子不保密。”


    马皇后爱上了这个口感和味道,尤其是就着糖黄面饼吃,一咬一大口。


    糖黄面是精面粉和鸡蛋、牛奶、白糖混合后烤出来的。


    “娘,我这就写信,不过他们还给出了一百个以前没有的方子,和一些看上去平常的、咱们这里村落、乡间都有的药材。”


    朱标负责接触村子,方溃回来后倍加推崇,那个下丘村在行医方面太厉害了。


    厉害到什么程度?吃个早饭的主食与配的咸菜都按照做药方式来给。


    自己认识的药材,人家给炮制的规规矩矩的,挑不出丝毫毛病。


    就是里长总吹牛,明明与他没关系,他非要抢功。


    “重八,还得给好处,人家能于身边取材成药,太医院不知道的那种。


    咱们也不说千金市马骨让别的医学家族过来投靠,咱就说关键时刻,人家能救命。”


    马皇后的心思转移了一部分,原来想得是高人手段利国利民。


    如今发现还能利己,那个高人不但别的方面厉害,居然又是杏林高手。


    为了大明天下、为了百姓,要好好对待人家。


    为了自己,为自己的子女,更得好好对待人家。


    “爹、娘,绝对不是别人的谋士。”


    朱标笃定,他拿出来试纸:“种地什么酸啊碱啊,适合种什么,下丘村全知道,就用这个来看。


    今年同样干旱,别处减产,下丘村增产。


    只是水稻就一成半,那还有没收的黄麻。


    他若是别人的谋士,咱打不赢的,他早出招了,是这样的……”


    朱标介绍起来,心情复杂。


    “是咱老朱家的人,就等我呢!估计之前他有难处,想投过来不行。


    现在我大明立国了,他就马上帮我,他出那么多的好主意。”


    朱元璋开始脑补,眼圈都红了,自己家的人啊!


    不然咋这么帮自己?还给自己送好吃的、送药。


    他不直接出来,一定有苦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