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守村人 > 第九百四十五章 花椒重点当如是

第九百四十五章 花椒重点当如是

    社交方面的东西里长还是不错的,以前就总能让人觉得很舒服。


    说话的人最怕冷场,显得很尴尬,没人配合,自己说一句,好难过。


    就跟到了挺冷地方的冰雪世界什么的位置,一人等着闹心,想找人聊天,于是说‘天真冷啊!’


    周围的人没人看他,更不用说接话,因为天冷是正常的,你冬天到这边能不冷?


    于是这人就郁闷了,好在心理素质过硬,无所谓,不说话了,再不说了。


    正常情况有本地人不会,本地人保证跟着说‘比前天暖和一些,昨天开始……哎呦天哪!在外面多呆一会儿都冻耳朵。’


    这下之前说话的人就高兴了,有回应,聊,聊得开心了,请吃烤肉串儿,本地人提供地点,又便宜又好吃。


    这是针对普通人,人家秦王还是个孩子,里长必须照顾,其实刚刚有好几个朱闻天的小伙伴都要出声捧起来了。


    跟说相声似的,有逗哏就有捧哏。


    朱棣果然心情好,又继续给官员们讲解:“炸小河虾时外面裹一层淀粉和面粉口感更好,看上去又多。”


    “那他们为何不放?”郭知府眼看着虾放点盐和花椒面,然后就那么倒进油锅里炸。


    “吃油,放了面粉和淀粉,需要更多的油,当地油少,若非当地种花椒,连花椒面都不放。”


    老五朱橚接过话,原因简单,百姓穷,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考虑百姓能否承受得起,否则好心做坏事。


    “回头就给咱们这边多打机械井,现在正有队伍打着呢!凡是地下水丰富的地方,都要有井,方便人生活。


    花椒该种就种,它好养活,撒种子种能行,弄个枝插土里也没问题,跟柳树似的。


    现在大量种上,等本王就藩的时候就有很多的花椒出产能卖了。


    咱卖花椒粒,到时候各地的百货商店自己打成花椒面,没有胡椒的情况下,花椒挺好吃的。”


    朱棡提要求,鼓励当地用种粮食费劲的土地种花椒,花椒可以用种子播种,也能扦插。


    只要别给种在、插在低洼的地方便好,否则根子受不了水多,会烂。


    山西的黄土高原就没有那么多的水,比如一些个塬,在上面种东西弄不到水,只能种荆条等耐旱的作物。


    在那上面打口井,种水田保证不行,种完了人用井水来浇灌会把人给累死。


    这时换成花椒便没问题了,它们只需要一点水,人于井中取水每株浇一些,或者弄个垄沟冲一次,能够坚持很长时间。


    等过上两年就开始结果,之后几年一年比一年多,到了采收的时候摘下来晾晒,再卖给百货商店,收入是真实的。


    有好地的平原位置,种花椒属于浪费,大家还得靠粮食才能吃饱饭,经济作物不成。


    官员们连忙保证,种,应该什么时候种?


    大家一时间茫然了,没种过,本地的花椒好像都是百姓自己种,一般是在黄河边那里,扔点种子或者插个枝。


    等到了收获的时候就有人采了送到集市上卖,过程是什么来着?


    “唉~!”看到官员嘴上答应,脸上的神色,朱棡叹口气:“等着收了花椒后就种,要么明年开春后天暖和了种。


    秋天种的花椒一般来说比其他的早熟,这样年年选最早熟的,就有了特殊的早熟品种。


    早熟品种不代表就好,如八角,即大料,有夏天采摘的,有秋天采摘的。


    夏天的叫夏角,它比秋角壁薄,放到锅里煮的时候,夏角煮两次便没有味道了,秋角煮个四五回,还能煮。


    或者磨成粉,秋角的味道浓郁,夏角的淡,秋角比夏角贵是正常的。


    换成花椒,早熟的品种在同时间结果,生长周围必然短,没有生长周期长的味道好。


    在花椒少的时候,谁能提前成熟上市,谁就能卖个好价钱。


    等着大明种花椒的多了,就会分出来早熟的和味道好的,晚熟的价钱也不会差。”


    这回官员们懂了,原来花椒可以秋天种,不像水稻,水稻一年一茬,收了后要等明年再种。


    众人继续看着小河虾,或许是很长时间没有遇到过虾笼,小河虾的警惕性比较低,遇到好吃的就钻进笼子。


    一笼笼的收获都不少,渔民们咧嘴笑,百姓们来回打听价钱,在知道集中处理后再卖时的价格比自己做还便宜,也跟着开心不已。


    他们最看重的是包馅,韭菜有,地里割了一茬又一茬,还能长。


    放河虾就好吃,鸭蛋或鹅蛋放一个就够了,还没有煮着吃那样腥。


    家家有面粉,饺子不费油,炸的那个瞧着就觉得油下去一层,都进虾里了,贵。


    趁此机会,里长从怀里掏出来一摞纸,上面写着关于黄连木种植与榨油的事情。


    原来谁都没想到,不到实际的地方看,总是会忽略一些情况,考虑的都是正常的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


    麦子、水稻、小杂粮、大豆,这才是正常的。


    经济作物则是果树、茶叶树、药材优先。


    黄连木这个如果不是见到了,上哪想去?


    此刻拿出来,四个亲王轮换着快速看一遍,朱棡眼睛都笑眯了。


    “咱就说吧!不能照着书上的来,书上根本没写过这个东西。”


    他的意思是当初为什么要叫下丘村的队伍陪着他来,就因为下丘村能够实际出主意。


    其他三个亲王点头表示支持,这样才对嘛!一地一地观看,然后量身订做。


    “给你们看看,要种,凡是不适合种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干旱地方,多种黄连木,咱们取黄连木果子的油做肥皂。


    还有茶叶树,找山种,等着收获茶叶了一起卖给百货商店,好的给咱喝。


    秋天茶叶树的种子出来了,咱也不精炼,还是拿来直接做肥皂。


    咱太原府要成为肥皂生产主要地方,看看大同府与周围其他的州府,能种一律种。


    咱不怕别人说咱管得宽,带着百姓赚钱就好,咱又不要其他地方百姓的田赋与税。”


    朱棡把一摞纸递过去,由于大家都没怎么专业种过黄连木,故此朱闻天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写上了。


    黄连木之前一律野生,生命力顽强,秋天鸟吃了也能把种子带到别处去。


    专业种植,就能更好地使其生长,尤其是多结果。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