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守村人 > 第九百一十章 专业交流味熟络

第九百一十章 专业交流味熟络

    “朱里长是说有人专门做臊子,然后卖给刀削面的面馆,别人不用自己做了?”


    照磨吕煜头一次听说这种模式,面馆的臊子不都是其本身做么?而且千馆千味,谁的臊子好,别人都要想尽办法弄到方子。


    朱棣接过话:“在南京下又便宜又好吃的是卤煮,猪肠、猪费、猪血等不值钱的东西制作而成。


    下丘村负责采购、制作、批发,其他人只管准备火烧或米粉、米线,有口锅,能够热着卤煮便成。


    他们如果自己做,成本要高于从下丘村买,若下丘村在太原府开个刀削面店,然后加分店,别的面馆就不用活了。


    本地可以拿着配方做了臊子卖,百姓自己买了回去做面也不错,就当是居必七的搬面酱和下饭酱。”


    他用另一个实例来说,南京卖卤煮的摊子全从下丘村进货,又干净有便宜,自己洗干净的肠子都很费劲。


    六个人对着朱棣点头笑,口中应着,又看向朱棡,这才是正主。


    “咱们慢慢喝,麻烦里长安排人做臊子,鸭肉的咱也要,到时候给大家尝尝。”


    朱棡觉得还是等臊子炒出来再说,现在别人不信,至少本地人没吃过闷子,闷子这东西挺特殊的。


    有十个下丘村的人离开,去旁边的地方做臊子,他们做的臊子必然比现在的好吃。


    现在还没有香叶、草果、丁香等调料,五香粉与十三香都没有,八角用的也少,那些东西属于药材。


    受物流条件影响,不同药材的产地也不一样,好不容易弄到一点,都是拿来治病的,谁能考虑搭配着做菜?


    元朝时候没有的,明朝初期战乱刚结束,又限制百姓活动范围,想凑起调料很难。


    队伍里有,倒不是说药材,专门做菜用的,包括价钱降下来,但还是很贵的胡椒。


    不做羊肉臊子,不放胡椒,省了,放胡椒成本太高。


    十个人用大锅炒,东西都是现成了,包括蒸好的面筋,这个通常配合着面皮吃的,面粉做面皮剩的面筋正好加在面皮里。


    臊子里面先不放丸子,丸子容易碎,泡到水就完了,除非用琼脂混合加工的,它最后要吃的时候,单独加在臊子里即可。


    这边朱棡继续与六个府官聊天,包括最小的老五朱朱橚也加入进来。


    郭知府等人的压力很大,当领导懂的东西被员工多的时候,认为在专业上能够独撑一面的员工就很怕领导不满意。


    领导应该负责统筹,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领导研究专业作甚?


    亲王更如此,你们是陛下的儿子,你们学学孔孟之道,待人的礼节什么才对,为何从种植到样子、由土木至商业,全懂呢?


    你们这样厉害,还需要我们这些官员吗?我们想造个假,或者偷个懒,伱们是不是能看出来?是不是?


    天气热,不怕菜凉了,其他人吃完饭各忙各的,他们开始欣赏舞乐。


    之前是下丘村和亲王们在聊天中询问当地的情况,以及六个官员职业能力,比如照磨吕煜,他负责审核官员,审计数据的。


    品级很低,从九品,有专门的一套标准,这个除了还在学习中的老五,其他的亲王都会。


    老五朱橚太小了,他的四个哥哥必须要会,居必七有管事的人,他们的升迁需要调查,同时审计。


    实际包括太子朱标在内的,不需要懂细节,结果受村子影响,他们不但懂,还挺专业。


    正事聊差不多,开始聊风土人情,让六个府官放松,看能知道些什么有用的消息不。


    奏乐、唱歌、跳舞,由四个王府的宫女和太监来完成这个任务,太监跳舞有的也带着阳刚之气。


    其他县里的官员,以及府中的文吏离得远,倒是觉得比较‘安全’。


    “赶路赶得快,咱怕耽误咱封地收麦子和翻耕后种小杂粮,一路催促,路上的百姓得到的恩泽便少。


    今年收完麦子,一部分地种菜,大家把地窖挖好,方便储存。


    另一部分种大豆与高粱、红小豆、绿小豆、谷子、糜子。


    到时候看天气,能长熟就长熟,长不熟就做青贮,不能耽误冬小麦播种。


    这便是小杂粮的优势,不要担心青贮做多了没有牲口喂。


    可以把一部分作物在没成熟的时候收割,然后粉碎直接晒干,这样家禽也能吃。


    实在太多了,咱就卖给别人,自己组织人手,正好种完冬小麦百姓没事情做了,花钱雇。


    你们谁吃面,可以吃小份的,尝尝臊子,有猪肉的,还有鸭肉的,鸭子屁股油多。”


    朱棡最后强调一次种植的事情,先种蔬菜,大白菜、大萝卜、大葱、胡萝卜。


    其他夏播的茄子、豇豆、茼蒿等也得种,然后陆续吃陆续晾晒,霜打之后罢园。


    地里想对抗霜降就焚烧秸秆,用烟雾把霜给打没,这个办法就是耗费人力,却非常实用。


    有的地区总是提前霜降,百姓就把秸秆在地中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眼看着不好,立即点燃。


    官员们都等着臊子刀削面,不敢多吃鸭子肉和鹅肉,怕吃撑了吃不下去面。


    现在一听可以吃小碗的,放下心,看样子还能继续吃菜喝酒,从中午吃到现在,感觉越吃越饿。


    怕他们吃不下去,一碗面其实就那么五片的刀削面,先送上来鸭子的。


    大家必然要先闻闻,闻完愣神,有种熟悉的感觉,是什么味道呢?


    接着尝,尝的时候就发现还是熟悉,却说不上来,好吃,鸭子屁股的臊子居然如此香?


    几口吃下去,没了,五片又没削多长,还能吃多久?


    不等他们要,猪肉的送上来,还是五条刀削面,少得可怜,臊子多,把丸子切成小块放面上,浇臊子。


    众人再吃,一个个表情都变了,一些味道与刚才的鸭屁股的差不多,但口感丰富,好吃,太好吃了。


    “殿下,还有没?给臣再来一碗。”


    知府郭景阑把汤喝了,吧嗒两下嘴儿,难受,他想继续吃,一直吃饱。


    “你们吃撑了,怎么再陪咱们饮酒,没看咱都没吃嘛!一会儿还有别的菜呢!你是想问里面放了什么东西是吧?味道熟悉?”


    朱棡不答应给加面,得继续吃菜喝酒,吃面吃饱了你们要回去?今天都给咱住帐篷。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