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拯救那个男配[快穿]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槐舟却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很是开心的和赵郁说:“我可以帮你去探听消息啊!”


    她成精以来最会的就是打听消息,这不就是她强项嘛!


    赵郁闻言犹疑了一阵,“你能离开嘉陵府?”


    槐舟眨了眨眼睛, “我都能进来为什么不能出去?”


    “看我的!”说罢飘忽着离开了。


    然而不过半盏茶的时间槐舟就垂头丧气的飘了回来,她双手握拳重重的锤了一下柱子, “该死!为什么我出不去!?”


    赵郁心里大概知道为什么, 便同她说了自己的猜想, “你大概只能去我去过的地方。”


    平南府虽然离嘉陵府不远, 但赵郁并没有去过平南府, 理所当然的槐舟也无法去。


    槐舟也是长见识了, 原来赵郁是给她开视野,只有赵郁开的地图她才能走,赵郁没去过的地方她还是去不了。


    她有些无语, 又有些气馁,随后又很快振作起来,“没关系, 既然没办法离你太远那我就好好留在这保护你好了。”


    槐舟自然答应,她飘到嘉陵府城墙之上, 靠着她那双高清视角的眼睛关注周围的一举一动。


    自魏朝成立以来,歷史上大大小小的白莲教起义数不胜数,虽然这些起义大都无法动摇大魏统治的根基,但整日里被这些污糟东西耗费心神也实在讨厌,更何况白莲教擅长隐于群众,属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那一类,上头在拔除白莲教上付出众多,但显然还是无法彻底根除。


    李云竺面色微白的找到赵郁,说出了她的猜测,“恐怕平南府那边的事并非你师父讲的那么简单。”


    第二天依然如此, 但赵郁却觉得更加不对劲了。


    赵郁心下也微沉,但还是安慰师娘道:“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或许师父只是来不及回信而已。”


    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并没发现有什么不对。


    “郁儿,你师父恐怕凶多吉少了。”


    怪不得李云竺虽然担心但还不算失了分寸,以朝廷对白莲教深恶痛绝的态度来看,过不了多久恐怕就会派兵镇压起义。


    白莲教。


    他其实担心平南府那边的叛军会不会转折倒嘉陵府来, 若是真如他所料那可太不妙了。


    按道理讲他师父已经到了平南府,不管镇压叛军还是对于平南府如今情况,无论如何师父都应该传消息回来,然而如今都过了一天了,平南府那边却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传来,实在不寻常,而发现这不对劲的显然不止赵郁一人。


    而如今平南府的叛乱若和白莲教有关,那似乎也说得过去,毕竟魏朝没有哪一家王爷的封地在平南府,既然不是皇亲国戚造反,那事情也不算到了特别难搞的地步。


    赵郁一惊。


    在魏朝,任何与白莲教有关的人或事都会被朝廷镇压,对于朝廷来说白莲教这个号称起源于佛教净土宗,以杀人成佛为教义,极其擅长集结群众发动叛乱反抗朝廷的民间宗教组织就是一堆惹人心烦的鼠类。


    赵郁轻轻‘嗯’了一声, 随即眉间微蹙, 他总觉得还是不对劲, 想了想他便对槐舟道,“有劳你有空多替我看看嘉陵府外的情况, 有问题及时告诉我,我总担心事情不那么简单。”


    说罢她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她抬头对赵郁道:“这封信是从你师父书房里找到的,平南府之事或许和白莲教有关。”


    李云竺叹了口气,“或许是我杞人忧天了。”


    但赵郁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直到第三天,一个小兵夜叩城门急报,知府府中当夜灯火通明,赵郁也被请上了前厅,李云竺眼睛通红通红的。


    赵郁闻言心下一沉,但他面上却十分冷静,让原本心乱如麻的李云竺也稍微冷静了点。


    “师娘,发生了什么事?”


    李云竺:“我与你师父都不曾想到平南府早已是白莲教的聚居地,平南知府乃是白莲教徒,如今整个平南府被白莲教把持,你师父前去支援那会儿不知道此事,被平南府知府坑骗进城内,如今被关押在牢狱中不知生死,这消息还是有人拼死传回来的。”


    赵郁握了握拳头,“此事朝廷可知。”


    李云竺点点头,随即又道:“消息还是今天派人传去,但八百里加急传到京城也要时间,我只担心等朝廷出手你师父他……”


    赵郁知道李云竺的意思,她担心等朝廷出手派兵恐为时已晚。


    赵郁双手握成拳,越是混乱他的思路越是清晰,在师父生死未卜的巨大压力下他近乎一瞬间想出了无数方案,他甚至想带人去救,随即下一秒就被他打落。


    平南虽然不如嘉陵人多,但面积却不比嘉陵小,他们如今出了一招请君入瓮困住了睦洲以南大部分兵马势力,而今之计唯有让睦洲以东的迁洲派军营救镇压才是上册,就算朝廷出手也会这么做,然而一府军政调动必须要有皇帝圣旨才能出兵,若私自调兵遣将就会予以谋反定罪,重则株连九族。


    而赵郁却在极快的时间内做下决定,现在,立即,马上派人去迁洲求援。


    不,不能派人,他得自己去。


    说动迁洲布政使出兵并非易事,这是株连九族的罪,常人恐怕难以说动。


    赵郁当机立断的带着一小队兵马夜奔迁洲,终于在天亮前到达了迁洲省治漳抚,敲响了迁洲布政使府的大门。


    迁洲布政使听闻赵郁来意,一边嘴上说着必会援救,一边又说没有朝廷旨意下达他也不敢轻易调动迁洲的兵马,俩人交流半晌依然还在打太极,私自调兵遣将是株连九族的重罪,赵郁自然能理解迁洲布政使的顾虑。


    他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大人的顾虑学生明白,但朝廷降旨如今能做的必然也只能让迁洲派兵,昨天夜里嘉陵府已向京中八百里加急,如今算来朝廷恐怕已经知道南平事变,大人如今派军前往正好与京城圣旨一同到达睦洲。”


    他们谁都知道这是上上选择,早一日派兵早一日镇压,也能少一些百姓受苦,可官场并不是知道对就要做的,即便京中降旨让迁洲派兵,但若有心人存心参迁洲布政使私自调兵遣将,朝廷若怪罪下来倒霉的还是他。


    如今迁洲布政使的想法就是火没烧到他身上他何必去冒着个险,等圣旨下来再调兵也不迟,反正他自保就好了。


    赵郁拳头紧握,在此之前他并未真正接触过政治,便是天赋异禀也倒底年轻,很多东西并没有那么容易去做到。


    他想了想,又看向迁洲布政使,道:“嘉陵府知府乃是吾师宋仲,当年陈盛年一案已然留下诸多遗憾,大人难道已然要眼睁睁看着宋仲步陈盛年后尘吗。”


    迁洲布政使闻言一愣,他恍然忆起昭明十五年那场案子,陈盛年与宋仲都是昭明十三年进士,陈盛年更胜,是昭明十三年一甲状元出身,他身负才华满腔报国热血之志,而彼时正值东厂厂督瞿和光只手遮天之时,陈盛年在两年间收集了关于瞿和光在内一系奸党宦臣的一百三十多项罪责,于昭明十五年参了瞿和光,上书求陛下治罪东厂阉党。


    彼时正是瞿和光权势滔天之际,陛下多有倚重瞿和光,最终这件事被皇帝按下不发,然而陈盛年却在昭明十五年惨死于府中,家中一家老小满门皆灭,凶手未明,但所有人都知道是东厂番子。


    此事如同一个导火索,让苦宦党奸臣久矣的文官举皆哗然,陈盛年忠心爱国却落得如此下场,那他们这些一路科举考上来的文官难道也要被这群宦官压一辈子吗?


    这简直戳了这群清流的肺管子,当即包括内阁首辅武英殿大学士章庭之在内的阁老们加上一系朝廷官员长跪于太和殿外,求陛下惩治奸宦瞿和光,而皇帝最终顶不住压力杀了瞿和光才平息了一时的奸党乱政之像。


    可被无辜杀害的陈盛年却成了当时此事的一个标记,宋仲与陈盛年是至交好友,俩人都是一路的人,为陈盛年平反这件事上最先出头的就是宋仲,只可惜皇帝不想处置瞿和光,便打发了宋仲外放,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大约皇帝也不愿意让宋仲回京了。


    这是皇帝一辈子少有的黑歷史,看到宋仲就仿佛时时刻刻在提醒他自己差点当了昏君。


    虽然如此,但宋仲的名声在文人间口口相传,尤其在南方文人团体之间宋仲颇得赞誉。


    迁洲布政使自然知道宋仲的,曾经他也曾感叹宋仲宁折不弯的骨气,而如今宋仲被白莲教困压牢狱,以他的性格必然不会服软,谁又能知道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陈盛年。


    迁洲布政使叹了一口气,遥遥想起了自己寒窗苦读数十载,也曾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开万世太平的志向,而今回看竟都快记不清了。


    他抬眸看向赵郁,仔细看眼前这个少年,恍惚间他好像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那是一腔热血满腹报国之志的大魏的未来。


    他看着赵郁,回忆自己如今年过六十,再过几年就要乞骸骨了,做官也做得中规中矩,便是在致使之前做一件对得起良心的事也好。


    迁洲布政使长叹一口气,伸手拍了拍赵郁的肩,只感叹道:


    “你有你师风骨,吾自愧不如。”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