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白膏河中学 > 第6章 河里的酒鬼

第6章 河里的酒鬼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越是野蛮的部落,越需要对其进行文明教育。开化蛮荒之地,是非常重要之手段,亦是非常必要之方式。若干年过去了,鲁迅先生心目中的理想境况迟迟没有出现。委婉一点说,没有大面积出现。


    只要人多族大,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抬头能够看见自己村寨的树梢,就可以壮胆了,就有底气了,怕个鬼。龙阳郡流行着这种说法。所以,此地的农村文化,农耕文明,皆带着明显的家族文化烙印。这是最原始的烙印。


    在白膏河附近,吴德仁有一定势力。这股势力是指他的直系亲属有权势,其族大人多,龙阳郡各个衙门口都有自己人,行起事来,畅通无阻。十分让他人羡慕。但说起他自己的小家庭,只能用生活艰难来形容,就连外族人看来,也着实不易。个中心酸,更是外族人无法得知的。


    谯州古龙井酒、高垆酒等皆为合安名酒。谯州是平原地带,农耕文明时期,乃古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转战东西南北中,大致方位都是围绕着谯州战来战去,打来打去。这些英雄人物带兵打仗,胜利凯旋时,必喝谯州古龙井酒或者高垆酒。


    这两款酒属于浓香型,从40°到60°不等。正是因为此故,龙阳郡人喜欢喝酒,好酒成风。平时三五好友一聚首,必须喝个痛快。红白喜事,餐桌上堆满白酒才是正常。


    谯州人本来就喜欢斗勇,能用拳头解决的问题,绝不浪费嘴皮子。其中尤以龙阳郡的人最为典型。


    酒壮英雄胆,喝个二八盅,吵架打架的事情时常发生,不足为怪。今天喝酒吵了打了,明天照样一起接着喝,因喝酒产生的矛盾与不快,必须用另一场酒局解决,好不畅快。


    于是斗酒拼酒的事情便时有发生,你喝一斤,我必须喝不少于八两,不然就是不给对方面子。斗酒拼酒的结局基本是两败俱伤,喝出人命的事情一年到头定会出现两三例。


    龙阳郡人常常将酒场比作战场,两军相逢,勇者胜。猜拳行令,声音直冲云霄,气势不倒。即使喝醉了,仍然叫嚷着喊道:“扶我起来,我还能喝半斤!”


    其实不是如此,真正的酒场犹如赌场,从来就没有获胜的一方。


    龙阳郡人皆喜欢喝本地高垆酒厂生产的散装酒。


    过去的散装酒同样是粮食酒,原料是高粱、红薯、稻谷、小麦等。粮食精,喝多了不伤身,招好酒者喜欢。


    关键是散装酒的价格便宜,起初是八毛钱一斤,后来涨到每斤一块二、一块五、一块八,商家用或五斤或十斤的塑料桶装起来卖,很受老百姓欢迎。


    后来,高垆酒厂追求利益最大化,更注重包装了,不卖散装酒了。卖散装酒的都是高垆镇小酒作坊里生产的酒,味道虽不如高炉酒厂的酒好喝,但仍然是粮食酒。


    再往后,不记得从何时起,食用酒精出现了。散酒全变成了酒精勾兑的酒,便宜是便宜,但喝过之后,头痛、口干,醉倒之后,两天醒不过酒。如此以来,喝散酒的人自然越来越少了。


    吴德仁的父亲是个酒鬼,每餐必喝,每喝必醉。整日里东倒西歪,醉醺醺的,与他对面说话,都能感到一股酒气扑面而来。因此缘故,十里八乡,他倒也是很出名。


    以致后来多年,上了年纪的人,讲到吴德仁,还要提其死去的父亲。也不知道吴德仁的酒鬼父亲是否进到天堂。天堂里的美酒应该喝不完吧,那可是真正的琼浆玉液呢。


    吴德仁的父亲喝的酒是散装酒,下酒菜基本上或是几颗生花生米,或是一个生辣椒去掉籽放点盐进去,即可。即使不用下酒菜,他也要喝上半斤。不得不说,他才是真正的酒徒。


    其好酒,但酒量不大。也不小,一般吧。七两酒下肚,他就不是龙阳郡的人了,反而龙阳郡是他的了。


    所以他就可以任性地倒在路边、墙根,抑或是田间地头,唿唿大睡了,任谁谁了,他说老子在龙阳郡最大。


    仰面朝天睡在无人的大地上,天当被子,地当床,他不最大,谁最大?


    为了这口酒,吴德仁母亲没少和他父亲生气吵架厮打。吵吵打打几十年,要死要活几十次,终究没有逃脱,最后还是生下了三女二男。当然都是那个酒鬼男人的种。


    吴德仁父亲喝醉了酒,喜欢耍酒疯。耍酒疯时就打自己的五个孩子,打的孩子们满地打滚、连哭带叫。


    喝过酒的男人下手狠,不知轻重。这时,吴德仁的母亲就会随手抄起一个木棍、铁锨之类的物件与之对打。


    当然,最后挨打吃亏的还是可怜的娘几个。


    吴德仁父亲打老婆孩子的时候,别人不能劝架,也不敢劝架,否则会招致极其难听的辱骂。即使是吴德仁的爷爷奶奶也不例外,也会被辱骂。气得两位老人直骂自己到底作了什么孽,生下了这么个孽种。


    由此,吴德仁的几个大伯叔叔姑姑等也很讨厌他的这个爹。


    大家给吴德仁的父亲起了个绰号,叫做“畜生”。后来,人们背后也给吴德仁起了个外号,叫“畜生羔子”。


    记忆中,合安北部地区,包括颍阜、丰阜、佰州、淮州、谯州等地方,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末,每年的冬天,地方都会组织老百姓到处挖沟挖河挖塘。


    挖沟挖河挖塘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体力活,当地流传着“挖沟挖塘,活见阎王”的通俗说法,足以说明平民百姓内心对它难舍难弃的复杂感情。很累,又不得不干。终归是要干的,再累也很无奈。


    起初,挖沟挖河挖塘是为了疏通古淮河的决堤泛滥,是好事。有的河沟差不多是平地开挖,设计好河流的走向,万名民工齐心协力,河挖成,民欢腾,千秋事业,利国利民。


    后来,地方各级大小人员还要挖空心思,自我加压,层层加码,在原有小河小沟的基础上开挖,小沟挖成了中沟,小河挖成了中河。


    于是以地方命名的河流也多了起来,西店乡有“西河”,楚阳乡就有“楚河”,临河乡有“临河”,葛沟乡有“葛沟河”。


    白膏河也在原有河床的基础上被人工开挖过。


    甚至田间地头也挖了壕沟,修了水渠。


    河沟渠开挖时,河堤上下,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万马奔腾的感觉。挖好完工的河沟渠要用白石灰粉末划上笔直的线条,那场景煞是好看。


    大多就是为了好看。好看,有些人的脸上才有光。有光,才能照亮前途。


    那年冬天,天寒地冻,白膏河集老百姓挖“前曹沟”。这是一条中沟,工程量颇大,工地之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幼都有,还有人喊起了号子。


    号子声有节奏,动力感十一分足,从远处飘来,让人充满力量。


    河工工地上,吴德仁的父亲挑着两兜一百来斤重的淤泥从沟底向上爬坡时,脚下打滑,顺着坡度50度角的沟坡,从半坡滚落至沟底,摔坏了腰。


    至此,畜生落下病根,没钱治病。腰坏了,只能靠轮椅活动。


    于是喝酒就成了他人生中唯一的事情。人们经常见他轮椅的扶手下挂着塑料酒瓶,以酒代茶,喝醉了骂人,骂累了喝酒。


    五年后,终于畜生在醉酒中死去。据听人说,畜生死的很幸福的模样,虽然别人认为他醉了,但他本人带着笑。


    吴德仁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着五个孩子。没了吴德仁父亲,亲戚们开始同情起这个困难的家庭,偶尔伸出援助之手,或者帮着打理田地庄稼,或者送些面粉粗粮,或者借给现钱等。


    在亲戚及左邻右舍的帮衬下,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好,孩子们也越来越大,这个艰难的家庭总算度过难关了。


    五个孩子中有四个人的性格随了吴德仁母亲的坚韧忍耐,只有吴德仁的品性像极了他的酒鬼父亲。


    吴德仁母亲有时骂吴德仁:“都是你那个死鬼爹作的孽,才生出你这么个东西。”


    吴德仁所在的村庄叫做吴寨。


    全寨八成以上是吴姓。另外还有一成张姓,几户赵姓。张姓人家是过去逃荒要饭的一户落难到吴寨,在吴寨为吴姓地主种地,后来随着土改,就落户居住在吴寨了。赵姓人家是吴姓人家的女婿,落地生根,慢慢开花结果,才有了赵姓几户。


    这也是谯州地区农村的特点,村庄名多为xx庄、xx寨、xx楼等。以该村庄姓多者为村庄名,王庄就是王姓者居多,李庄就是李姓者居多,马楼就是马姓者居多,朱家寨就是朱姓者居多。村庄的主事人通常由该村庄的族大人多者担任。


    吴寨西面是一条乡村主干道,过去是土路,后来铺成砂浆路,如今已经铺成了五米宽的水泥路,勉强容得下两辆小汽车通过。


    这条乡村主干道,沿着向阳河岸修建,直达古涡河北岸的高垆老街。水泥路西侧,则是向阳河。春夏秋三季,路的两岸还是有一番风景的。


    开挖这条向阳河的时候,吴德仁的父亲是出过力的,他是亲歷者、参与者、开挖者。


    后来多年, .uukanshu 无论春夏秋冬,吴德仁父亲只要喝了半斤白酒以后,就会脱掉衣服跳进向阳河里,狗刨式游几圈,炫耀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围观者众,尤其在冬天。没办法,大冬天,零下十来度,有人在结冰的河里扑腾,场面太引诱人了,值得观看。


    吴德仁父亲对围观者骄傲地显摆,并骂骂咧咧:“这条河就是老子我挖的,我想啥时候洗澡,就啥时候洗。”


    “我也挖了!”围观者中有人大声喊。


    “我也挖了!我和孩他娘一起抬的泥兜子呢!”也有人显得不服气的样子,冲着吴德仁的父亲喊道。


    “恁他娘的算个啥!我的手指头还打断一根呢。”吴玉华举着右手叫道。


    吴玉华,当年挖向阳河时是抽水机手,在摇抽水机时,不慎被摇把的返回力量打断了一根手指头。


    “挖这条河的时候谁没出过力?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真没有这条向阳河,八几年的时候发水,咱这里说不定会淹死好多人嘞。”人群里说话者是吴玉山,当年的生产队长。


    吴德仁的父亲又开口了,大声嚷嚷:“讲出力,铁蛋娘出力最多,抬泥兜子一使劲,铁蛋出来了。哈哈哈……”


    原来铁蛋娘怀孕九个月的时候,挖向阳河,抬泥兜子,因为劳累,小产,就在向阳河工地把铁蛋生了下来。铁蛋父亲认为孩子淘气,就取名铁蛋,名字贱好养活。


    “哈哈哈……”大家一阵哄笑。


    如果铁蛋在场,一定会捡起几块碎砖头,砸向正在河里扑腾的吴德仁的父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