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南朝不殆录 > 第61章 陈顼其人

第61章 陈顼其人

    天嘉三年,三月丙子。


    就在侯安都父子征讨留异之时,陈蒨的二弟,安成王陈顼终于回到了建康。


    出使负责交涉的周弘正劳苦功高,授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兼慈训太仆。


    从毛喜归来献和好之策起,足足历时两年。


    侯胜北到现在还记得江心的那个夜晚,也是三月丙子……(注1)


    上天真是巧合,还是善于恶意捉弄呢?


    ……


    侯胜北见到这位安成王的时候,陈顼正跑完一圈马归来,随便披了件外袍,一个美貌的侍女正在替他捶腰。


    有韩子高的前车之鉴,侯胜北分辨了一下侍女的性别。


    幸好,不是个美貌男子。


    陈顼年纪约比自己大了十岁,三十出头的模样,身形高大强壮,貌似比萧摩诃还要略高一些,有八尺三寸左右。相貌端正,方鼻阔口,笑起来很是豪爽。


    侯胜北正要深揖叩见,一把被他扶住,再也拜不下去。


    此人手长脚长,却是颇有陈霸先当年的风范。(注2)


    只听陈顼笑道:“你就是侯司空家的长子了?我十年前驻扎京口之时,和你父有过数面之缘,你家那个喜欢打猎的大个子可还在?和他一起围猎过几次,端的是好身手。”


    嗯,应该是侯景之乱刚平定,自己还没到京口的那段时间。(注3)


    你也是个大个子,看起来也喜欢打猎跑马,和大壮哥真是一对好基友。侯胜北暗想道。


    恭恭敬敬答道:“如果安成王说的是萧摩诃,下次在下和他同来拜见。”


    “拜什么见,下次约出来一起田猎便是。”


    陈顼摆摆手:“站着说话作甚,快快入席坐下。来人哪,跪坐辛苦,给侯司空家的公子捶捶腿。”


    待侯胜北入席坐下,立刻便是一阵香风,一位美貌侍女飘然在侯胜北面前跪下,轻轻地按摩他跪坐的大腿。


    虽然已经不是童男,他还是有点吃不消这套,不自然地扭动了一下躲开要害,引得美女抿嘴微笑。


    “侯司空让你来见我,所为何事呢?”


    陈顼斜倚在榻上,懒洋洋地问道。


    侯胜北注意到这位安成王,没有称孤道寡,而是以“我”自称,还真是随性。


    “一则此前安成王回归,臣父子还在征讨留异,不及恭贺,特来补礼。”


    “有什么好恭贺的。兄长用黔中地和鲁山郡两块地盘,换了我回来。”


    陈顼大大叹了口气:“北周得黔中,全有巴蜀。得鲁山,尽得汉沔。我朝得我一人回归,有何增益呢?”


    这位安成王,看来还是挺忧心国事的呢。


    侯胜北正想着,就听到陈顼促狭道:“我那皇帝大哥,说不定此时正在心疼不已,觉得不值吧,哈哈。”(注4)


    还真是敢说啊,不愧是亲兄弟。


    “我大哥从小就精打细算,喜欢占便宜。本王的王妃和世子还在北周,大哥多半会要求送她们回来,做为这笔买卖的添头。”


    陈顼突然坐直了身子,一改懒洋洋的表情:“数百里土地,难道就为了换回来一个成天打猎游乐的亲王?侯司空可有以教我,你说呢,忠义将军?”


    戏肉来了,侯胜北见陈顼认真,也不由提起了精神。


    果然阿父说得没错,安成王骨子里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物。


    “臣父派我前来,一是为了刚才所说的补礼。”


    侯胜北不慌不忙道:“二是因为安成王不久必会出任朝廷重职,所以让我带一句话。”


    “哦?先等等,你且说说为何不久之后,我会承担朝廷重任呢。”


    “当今朝中势力,门阀世家为一派,虽经侯景之乱大受消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王氏沈氏为首,文官大多出于此辈。”


    “昔日跟随先帝的旧将老臣为一派,臣父就是其中代表。”


    “而当今至尊的潜邸旧人为一派,如到仲举、华皎、韩子高等人正冉冉抬头。”


    侯胜北拱手告了个罪:“先帝子嗣断绝,至尊也是子嗣不丰,皇太子年不满十岁,皇族宗室单薄,缺少成年的领军人物。”


    他有些恶意地想道,陈蒨你宠爱韩子高,这子嗣能丰茂么。


    “嗯,侯司空倒是看得明白。照这么说,你们觉得大哥是希望由我来当这个皇室宗亲的领军人物了?”


    “正是如此。”


    “那么,我也有一个问题。”


    陈顼露齿一笑,彷佛吃人猛虎亮出了獠牙。


    “你告诉我,我应不应该跟随我兄,从你父这班老臣手中,夺得权力呢?”


    面对这一问,侯胜北丝毫没有慌乱:“安成王若要权力,拿去便是。这就涉及臣父要带给安成王的那句话了。”


    侯胜北推开捶腿的侍女,站起身来,长揖到地,肃容说道:“只要安成王有志北上,我侯氏一族,任由差使!”


    他已从军多年,刚毅过人,短短一句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自有一番威势。


    却是像极了十多年前,侯安都向陈霸先效忠之时的那一幕。


    彷佛受到了震撼,陈顼一时没有回应。


    片刻之后,陈顼恢复了泰然自若的神态,懒洋洋地道:“朝中大事自有兄长裁断,无需我操心。北不北上,我也做不了主。”


    陈顼反问道:“我倒是不太明白,侯司空身为朝廷重臣、军部首席,为何却要找上本王一介闲人?”


    侯胜北一字一顿道:“我阿父说了,他的从弟和儿子死得蹊跷,现在自然是无法可想。希望安成王得掌大权之后,能给他一个交代!”


    陈顼再次受到了震撼,凝视着侯胜北道:“侯司空还真是敢说啊,我和至尊一母同胞,他就不怕我禀报兄长?”


    “我阿父说了,如果事情变成那样,最多也就是他看走了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安成王,你寓居长安八年,至今妻儿分离不能团聚,难道就不想对北朝复仇吗?”


    侯胜北即便面对陈顼这等人物,说出这等揭人伤疤的话来,气场上居然不弱半分。


    陈顼第三次被震动,思考了片刻,敛容正色说道:“你可回去告诉侯司空,他的意思,我明白了。”


    说完搂着身边侍女的细腰,竟是径自走了。


    陈顼快要走进后堂,又想起什么,扭头对侯胜北道:“你若是中意这丫头,后面有客房尽可自便,要带回贵府慢慢享用也可以,孤王就不招呼了啊。”


    侯胜北看着面前的侍女,如同要滴出来般的水汪汪眼波,不由咽下了口水。


    哎,这位安成王真是豪放不羁,和他那表面守规矩却好男风的哥哥,完全是两种人啊。


    听完话拔腿就走算什么,什么态度都没表明嘛。


    ……


    事毕回禀阿父,侯安都说既然话已带到,那就可以了。


    安成王待在北周八年,深知彼朝内情,观其人表面贪恋女色,实则心志坚定,用心深远,并非玩物丧志之辈。


    将来如要抵御北朝,非此人莫属。


    侯胜北问阿父哪里看出来陈顼心志坚定,用心深远,并非玩物丧志之辈了。


    侯安都笑而不语,后来实在被儿子烦不过,透露了一句:“能得毛喜这等人才效忠的,岂会是庸俗之辈?”


    侯胜北恍然大悟,阿父看似鲁莽的举动的背后,多半两年前就已经和毛喜私下谈成了什么。


    不过安成王好色,那绝对也是真的,不是表面装装样子,这点阿父你可看走眼了啊。


    -----------------


    养伤期间,父子二人经常讨论军政之事。


    阿父貌似想把胸中所会所学,一股脑传授于他。


    凡事从事物表象到其中深意,道理为何如此,一一掰开揉碎,解说剖析清楚。


    ……


    王琳自镇守寿阳以来,厉兵秣马,数次想要南侵。


    尚书卢潜以为时事未可,加以阻止。


    期间本朝秦、谯二州刺史王奉国、合州刺史周令珍先后进兵,都被卢潜击破。


    陈蒨欲与北齐通好,卢潜以其书奏齐帝,且请息兵。


    齐帝许之,遣散骑常侍崔瞻来聘,归还南康愍王昙朗之丧。


    王琳由是与卢潜有隙,上表互相攻击。


    齐帝征王琳赴鄴,以卢潜为扬州刺史,领行台尚书。


    侯安都解释道:王琳深知我朝内情,不少部下仍在我军中任职,有他坐镇淮南虎视眈眈,我朝之虚实难逃其法眼。


    所谓外交通好,不过摆个姿态,一封书信而已,不成也无甚害处。


    如若成了,王琳即便再想南征,又怎能违逆大局?


    而北周北齐若都与我朝和睦,自然会将目标转向彼此,此乃阳谋。


    至于王琳和卢潜相互攻扞,不过是附带的效果罢了。


    ……


    “胜北,你看这五铢钱。”


    “怎么了啊,阿父。钱不是天天用的嘛。”


    “乱世出劣钱,如王莽宝货、如董卓五铢。”


    “胜北我且问你,如有主币重二十五铢,值二十五,辅币重五铢,值一。”


    “你有五枚辅币,如何才能使其价值从五变为二十五?”


    “想不到?”


    “说明我儿还是太过于循规蹈矩。你看,融了五枚辅币,私铸一枚主币即可。”


    “所以王莽之时私铸之风盛行,皆因利益所趋,所以屡禁不止。”


    “我再问你,若一劣钱重五分,只有五铢钱的四分之一,却要当作一枚五铢钱用,买你手中之物,你当如何?”


    “涨价,说对了。”


    “原本一钱之物,涨为四钱,才能抵得原来的价值。”


    “所以董卓五铢一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为盗为匪,祸乱天下。”


    “前朝梁末丧乱,铁钱私铸之风泛滥,民间广用鹅眼钱。”


    “鹅眼钱或称鸡目钱,是轻小如鹅眼、鸡目之类的五铢劣钱,此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尺帛斗粟,动辄万钱,购物须以车载钱。”


    “我朝改铸五铢钱,意在稳定物价,安定民心。”


    “天嘉五铢,一钱当鹅眼之十,铜质精良,铸造精美,比值又不过分,私铸无利可图,自然刹住此风。”


    ……


    “阿父阿父,王固一来建康,就升了中书令,这可是三品实权高官。听说他还要把十岁的闺女嫁给皇太子,和至尊结为亲家呢。”


    “哦,你对人家十岁的闺女感兴趣?”


    “阿父,搞错重点了吧。我说的是王家,你看看啊。”


    “王冲是左光禄大夫,兼丹阳尹,二品。”


    “王通是尚书左仆射,兼太子少傅,二品。”


    “他弟弟王劢是太子詹事,三品。”


    “还有一个弟弟王质是五兵尚书,四品。此人可是和王琳书信来往勾结,先帝下令杀掉,周文育死保才救下来的。”


    “加上这次的王固也是王通的弟弟,琅琊王家在朝中的势力也太大了吧?”


    “胜北,你还少数了一个王瑒。他是王冲的第十二子,任散骑常侍、左骁骑将军、太子中庶子,也是四品。”


    “你要是再从和王家结亲,母亲那边的关系去数,会发现更多的人其实也是王家一党。晋朝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当时的王家领袖,可是被至尊称为仲父,共登御座的。”


    “朝堂上据说四分之三的官员都是和其有关系之人。数百年的世家门阀根深叶茂,积累深厚,岂能小觑。”


    “这还已经是侯景大肆清理过一轮之后,仍然势力如此庞大,此前可想而知。”


    “阿父,难道就拿他们没办法吗?”


    “胜北,实力对比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更多……”


    “好吧,阿父,现在聚在你身边的人可也不少啊。有点名气的像文有褚玠、马枢、阴铿、张正见、徐伯阳、刘删、祖孙登,武有萧大哥、裴子烈等,加上各路宾客,府里动辄就是开千人大会。”


    “胜北,身居高位,自然就会有人依附过来。阿父也需要这些人出谋划策,奔走执行事务。但是区别在于,世家门阀以血脉相连,只要不是被连根拔起,都会聚在同一个家名之下。”


    “只是阿父这边的众人不过是为了权势富贵,盛衰集于我一身,万一我有个三长两短,这批人也就自然会作鸟兽散。须得历经几代保持繁荣,开枝散叶,才会培养出真正属于家族的忠实部属。”


    “阿父可别这么说,你身子康硕强健得很。等伤养好,又是生龙活虎一条好汉。”


    “我已经年过四旬,侯家今后如何,就得看你的了。别的且不说,何时让阿父抱上孙子?”


    “阿父,你不要切换太快好吗,孩儿跟不上节奏啊。”


    ……


    “阿父,有军报来了。吴明彻至临川,令众军作连城相拒,他果然没有一举攻克周迪,两边僵持住了。”


    “嗯,吴明彻性格高傲刚直,名望又不足以服众,只怕众将不和,不久换帅在所难免。”


    -----------------


    六月。


    侍中、中卫将军、安成王陈顼授使持节、骠骑将军、都督扬、南徐、东扬、南豫、北江五州诸军事。


    征北将军、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以功加侍中、征北大将军,增邑并前五千户,仍还本镇京口。


    ……


    九月。


    陈蒨慰晓吴明彻,令其还朝,改由安成王陈顼统帅诸将,督诸军进攻周迪。


    以侍中、都官尚书到仲举为尚书右仆射,丹阳尹。


    到仲举在陈蒨为吴兴郡守时任郡丞,宣毅将军时任长史,常为辅佐,此时出任一国宰辅,实属破格提拔。


    其子到郁,尚陈蒨之妹信义长公主,恩宠甚深。


    到仲举既无学术,朝章非所长,又因性格疏简,不干涉世务,与朝士无所亲狎,但聚财酣饮而已。


    当月,周迪请降,陈蒨令陈顼收纳其众。


    ……


    天嘉三年就这样很快地过去了。


    其年,吏民诣阙表,请立碑文,颂美侯安都功绩,陈蒨下诏许之。


    年底,侯家其乐融融地相聚团圆,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平静祥和。


    -----------------


    下图为鸡目五铢(鹅眼钱)和陈蒨天嘉五铢、董卓五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他把世界玩坏了 仙箓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穿越八年才出道 在超自然的世界里低调成神 妻子是一周目boss